今年的“金九銀十”,北京樓市難以再現(xiàn)“旺季”的情形,二手住宅和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未出現(xiàn)大幅上漲。
二手住宅網簽跌破萬套
來自我愛我家集團研究院、麥田房產市場營銷中心、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(tǒng)計顯示,今年10月,北京二手住宅整體網簽量共計8879套,是今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位,環(huán)比9月降幅超過40%。時隔7個月之后,北京二手住宅網簽量再度跌破萬套。
麥田房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葉松表示,10月份網簽量較上月降幅較多,一方面原因在于受北京9·13公積金新政影響需求繼續(xù)受抑制,另一方面原因在于,受網簽滯后影響,上月的需求降低在本月數據中呈現(xiàn)。
我愛我家集團研究院分析師認為,經過長期的去杠桿、抑投機調控,今年北京二手房的市場需求基本以首次置業(yè)或升級改善的剛需為主,投資投機需求很少。這些需求所對應的人群基本以中低收入者為主,其特點就是年齡大多在40以下,購房需求多為中小戶型,因經濟實力較差更需要公積金貸款,其中包括很多來北京打拼的非北京出身的人。因此,在北京大幅收緊公積金貸款政策以后,這些人受到的影響較大,他們的退出導致市場在年齡、戶型等交易結構上出現(xiàn)了比以往更大的變動,并進一步波及到了成交均價的漲跌。
“在‘房住不炒’的既定方向之下,自住需求已經成為了北京二手房市場的需求主力,他們支撐了2017年下半年、2018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場的逐步回溫。但在自住需求逐步消化之后,北京二手房市場的后續(xù)動力不足,所以市場自6月開始已經逐步下行。9月13日公積金新政出臺后,政策的收緊為已經下行的市場再添一把火,讓早已名不副實的金九銀十更顯涼意。”我愛我家集團研究院分析師說。
新房供應量增長
據我愛我家研究院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今年10月,北京新建商品住宅(不含保障房)的新增供應量為8882套,環(huán)比9月增長21.9%。從整體來看,今年4月之后,北京的商品住宅新增月供應量保持連續(xù)增長。從項目供應情況來看,10月份,有新增供應的項目共22個,新增面積共109.2萬平方米,主要集中在朝陽、大興、石景山、豐臺、順義等區(qū)域,其中大部分都是共有產權房和限競房。但今年10月,北京新建商品住宅(不含保障房)的成交量并未出現(xiàn)大幅上漲。
我愛我家集團研究院分析師介紹說,“今年10月,取得銷售許可證的新房項目共有27個,均為期房。其中泰禾·西府大院銷售均價為11.2萬元/平方米,華潤昆侖域銷售均價為11.3萬元/平方米,璽萌壹號院銷售均價為9.9萬元/平方米,北京金茂府銷售均價為9.5萬元/平方米。四盤均價均在10萬左右,是北京近兩年來少見的到10萬+取證樓盤,這說明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后,北京的豪宅已經開始破冰入市。”
我愛我家集團研究院分析師還表示,在前兩年里,嚴格的限購限貸,持續(xù)的高壓調控讓北京新房市場的豪宅化趨勢大受遏制,不少豪宅項目都沒有取證入市。但在目前的政策環(huán)境下,北京的樓市調控不會放松,低溫或將成為未來北京新房市場的常態(tài),繼續(xù)觀望的成本較高。進入四季度后,房企已經到了業(yè)績沖刺階段,許多開發(fā)商也面臨資金緊張的情況,這也促使豪宅項目開始以較低的價位入市。
“由于北京土地市場已經進入了全面的‘限房價、競地價’時代,共有產權房也成為了政府調控市場的重要手段,未來北京新房市場必然由限競房、共有產權房主宰。伴隨首批限競房、共有產權房的井噴,未來北京新房市場還會有一定的回溫空間。但在當前的調控形勢下,低位企穩(wěn)仍將是北京新房市場的長期狀態(tài)。”我愛我家分析師說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0715號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設計制作  宏點網絡